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成果资源展示|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专创融合创新Lab

发布者:创新创业学院发布时间:2019-04-02浏览次数:599

    在学校三次党代会提出打造“产教融合”和“创新创业”两大特色后,学校确立了 “一院一赛事、一院一空间、一院一品牌”的创新创业发展目标。二级学院创新教学模式,开展创新创业类相关实践活动,培育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等各种“双创”活动,形成了创新创业诸多成果,也培育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为了大力推动学校创新创业活动的高质量发展,共享全校创新创业资源,并展示和宣传各学院创新创业成果。学校鼓励各学院进行创新创业活动成果展示宣传,现推出创新创业成就系列报道。首期推出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的“专创融合创新Lab”,供学习参考。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专创融合创新Lab

在学校推进创新创业发展特色中,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积极响应基于产教融合的教学改革工程,扎实落实创新创业活动。目前,学院建有机器人创新Lab、无人机创新Lab、嵌入式系统创新Lab和研习工厂创客中心四个专创融合实验室,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实践创新平台。

    机器人创新Lab由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与江苏优埃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共建,机器人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控制技术、机构学、信息与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实验室为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提供了实践创新平台,将机器人技术中涉及到的多学科技术融合到相关课程以及实践性环节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贴近工程实际,为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奠定良好的基础。

    无人机创新Lab由常州市科技局、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与江苏优埃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共建,将无人机飞行器与智能感知技术紧密相结合,立足于智能感知技术的研究,深度结合无人机技术的发展,以实现前沿技术产业化、培养创新型信息技术人才为目标。实验室为无人机科技社团提供了实践创新的平台,将无人机智能感知技术融合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多门实践课程中,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奠定了良好基础。

    嵌入式系统创新Lab隶属于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中心实验室,将嵌入式系统技术与行业应用、学科竞赛紧密结合,立足于智能控制技术应用的研究,结合嵌入式应用技术的最新发展,以实现培养创新性、应用型的开发技术人才为目标。实验室为学院智能车科技社团提供了实践创新的平台,将嵌入式应用技术融合到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等专业的多门实践课程中,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奠定了良好基础。

    研习工厂创客中心以“育人为本、服务社会、强调应用、不断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依托项目研习、企业训练、专业增值、模拟实战和校企交流等五大培养模块,实现导师--项目--研习生之间的深度融合,打造高水平的“产教融合”和“产学研合作”新工科教育模式。为地方经济培养具备丰富知识、技术娴熟、富有创新精神的卓越工程师。

创新创业促进专业建设水平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坚持创新创业教育的“三全”,即全体学生参与、全体教师参与、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均要求学生必修完成2个创新创业教育学分,每位学生均需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每位老师均需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建立由创新创业通识课程群、专门课程群、“专业+创新创业”融合式课程群和实践课群程构成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学院开设了6门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课程,建设了8门融合创新创业内容的专业课程;按照“有场地、有设备、有经费、有导师、有项目、有团队、有成果”的标准,建有20个专门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教学科研实验室面向学生全面开放。

产教融合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把产教融合的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围绕产业需求,重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推动产业教授进课堂。目前学院已经与无锡信捷电气有限公司、常州市同惠电子有限公司、苏州士林电机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合作,建立了21个稳定的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及产学研基地,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要求完成课程内容,在学习中参与企业的实际课题,有效促进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的达成。2018年,学院教师积极与企业联系,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20项,到账经费1000万元,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的合作共赢。

工匠大师助力创新创业开展

工匠大师嵇明军工作室由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与常州市技能大师、常州市企业首席技师、学院产业教授嵇明军联合共建。工作室汇集了嵇明军研制的“透明教学用鼠笼式异步电动机”、“手动旋转磁场教学用鼠笼式模拟电动机”、“PLC控制应用平台”、“电感放电演示仪”以及“可拆解变压器演示仪”等教具。在讲授组态软件与触摸屏、电路分析等课程时,嵇明军把这些教学仪器带入课堂,能更直观、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平台建设提供创新创业载体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拥有多个省市级平台,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丰富载体: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一期工程项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类核心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江苏省特色专业,建有“电气工程”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江苏省高校特种电机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常州市微特电机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常州市智能感知与无人机应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电气控制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家居智能化电工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州市分马力电机工程中心。

创新创业促进学生发展

为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和自我发展能力,培养学生团队的协作和创新精神,学院组织各类学科竞赛,并选拔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蓝桥杯”大赛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人才专业大赛等科技创新活动,并取得了理想成绩。2018年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参加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第十届“亚龙杯”全国大学生智能建筑工程实践技能竞赛等,获得国家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6项、其他奖11项。参加“TI杯”江苏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蓝桥杯”省级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第七届江苏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获得省级一等奖28项、二等奖49项、三等奖91项。获得国家级、省级比赛获奖共计208项。